登封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中文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登封论坛 门户 查看主题

多位皇帝的离宫,一行在此出家,登封这座寺院你了解多少

发布者: 阿呆 | 发布时间: 2023-4-2 19:52| 查看数: 143| 评论数: 0|帖子模式

会善寺,位于河南省

登封市区西北6公里的积翠峰下,

左依象鼻山,右靠卧龙岭。


会善寺沿革

会善寺,北魏孝文帝立为行宫。隋文帝因其为众善会聚之地,赐名“会善寺”。

孝明帝正光元年(520年),复建闲居寺,僧众千余,堂宇千间,十分兴盛。


武则天巡幸嵩山至寺,拜道安禅师为国师,称老安国师。赐名安国寺,并送镇国金刚佛像置于寺内。五代时高僧于嵩山琉璃戒坛纳法。后兵乱焚毁,宋太祖开宝初年,募化重兴,渐复旧观。开宝五年(972年),赐名嵩岳琉璃戒坛大会善寺。


明末,寺院废毁。清代以后曾有重修,并建了山门和东西廊房三十余间,时为嵩山一代的名寺。寺内有殿房、造像、碑刻、古塔、戒坛遗址等。

从孝文帝到武则天,会善寺的辉煌远远超过了少林寺,其中道安禅师、净藏禅师、普寂和僧一行等27位高僧一代代努力,让会善寺为世人所瞩目,光耀嵩山。会善寺曾是八方众僧云集受戒的著名戒坛,唐代女皇武则天赐佛拜僧的佛教圣地。唐代天文学家、高僧一行弃官出家的名山福地。

会善寺的历史建筑

会善寺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就是元代大殿和净藏禅师塔。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会善寺大殿:
会善寺大殿系元代建筑,是元代少有的现存实物例证之一。其建筑形制、技术对我国建筑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。
图片
该殿面阔五间,进深三间,歇山式琉璃筒瓦房,砖木结构,面积为240平方米。檐下所施斗拱构件,粗大朴实,昂首下垂。窗棂造型为连环龟背式,环环相扣,精巧别致。殿内四角有四个角梁造型流畅、大方、独特,巧妙运用了数学、力学、建筑学原理,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。殿内供有大型玉石佛像,殿前为大型砖砌月台,月台左侧有清乾隆诗碑一通。月台右侧柏树下,设有明成化年间铸造的大铁钟一口,高一米余,重650公斤。

唐净藏禅师塔:

建在寺西约半里许的山坡上,为唐玄宗天宝五年(746年)所建。平面八角,仿木砖泥结构亭阁式建筑。塔三层高约10米,周长16米余,塔身雕有人字斗拱和塔铭一方,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八角形砖塔。工艺精细,造型别致,在建筑史上有重要研究价值。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在《中国建筑史略》中称:“净藏禅师塔非常真实地反映了唐代仿木结构建筑,给研究人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。”


净藏禅师,系六祖慧能的高足弟子,自禅宗五祖乱法之后,形成以神秀为代表的主张“渐悟”的北禅和以慧能为代表的主张“顿悟”的南禅。由于历史原因,北禅逐渐走向衰落,南禅逐步发展壮大。神秀之后,净藏禅师作为禅宗七祖的代表人物之一,把主张“顿悟”的南禅带回嵩山,使嵩山禅宗重新树立了在中国佛教界的地位,所以称为“净藏北归”。净藏禅师死于会善寺,因功德无量,唐玄宗为其建造灵塔,即净藏禅师塔。


会善寺碑刻:

寺内现存东魏至清历代碑刻二十四通,唐开元十五年(727年)道安禅师碑、唐大历二年(736年)敕牒戒碑、唐贞元十一年(795年)会善寺戒坛记等,史料价值最高。

最新评论
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